Category

最新消息

〈信仰之旅〉全球華人首部慕道班影音教材

By | 最新消息

歷經4年,耗資逾500萬的慕道班影音輔助教材《信仰之旅》影片,由中華民國天主教之聲傳播協會、耶穌會、光啟社共同出資,委由光啟社製作,終於在各界期盼下誕生了。

  這30集課程影片集合了12位神父:潘家駿神父、柯士達神父、孔天予神父、安吉恩神父、饒志成神父、丁松筠神父、詹德隆神父、 黃錦文神父、金毓瑋神父、林之鼎神父、歐義明神父、林必能神父;2位修女:高樂祈修女、王佩臻修女;4位平信徒老師:錢玲珠老師、楊淑芳老師、梁倩怡老師、應芝莉老師共同戮力完成。(詳見《信仰之旅》30集課程表)給渴望慕道的人一份好禮,誠如規畫之初,天主教之聲與光啟社於2014年起便不斷構思,成為天主教教友,必定有個「慕道」 的過程,傾慕天主之道,並跟隨、學習。

  每個人接觸信仰的歷程都不盡相同,每段歷程,都是一個生命故事;故事的主軸,是我們與天主的相遇;但故事情節,可能有風雨,有荊棘阻擋,也可能陷入泥淖。故事的主角是天主,是我們每個人;但也需要很多說故事的導師,在這條信仰路上,陪伴我們!讓渴慕者在曲折風雨中,有遮蔽的亭簷;讓人在臨危深淵時,有攀附的繩索。陪伴,無法提供終極的答案,卻是一段不可或缺的關係,因此,我們傾全力獻給所有渴望慕道者最真實的美好禮物,以這樣的形式、開啟彼此的關係,陪伴著、支持著、引領著,走一段信仰之路。

  光啟社與天主教之聲,長期以來在天主教影音福傳方面,攜手著力,期望以更新、更好的方式,陪伴教友們能更進一步地親近天主,《信仰之旅》是一項嘗試,讓這項影音教材成為慕道路上的陪伴者之一,發揮最佳的輔助功能。

  面對生命、面對信仰,我們會有許多疑問;所以,參加慕道課程是成為教友的基礎,面對面的上課、 與神師互動、發問、討論……對慕道者來說,是重要的。每位講師的課程皆有所長,各有精彩之處,而《信仰之旅》並非取代面對面的授課現場,而是成為慕道班講師們的重要教材,發揮「輔助」功能。 當我們上完了講師精彩的教理或讀經課程,或許仍有疑義、或許意猶未盡、或許需要更多實例佐證、或許想要聽聽不同的看法,那麼,透過影音教材,就能在課室之外得到更多這樣的機會,開啟信仰之門的鑰匙。

  敬請堂區支持及慕道班愛用這套30集的《信仰之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5月31日安息主懷的丁松筠神父,是第5集〈生命的意義〉的講師,幽默深刻的講課,得見丁神父親切音容,我們懷念他一生為教會的卓然奉獻,藉此集 珍貴遺作紀念他的諄諄教誨與熠熠芳表。

紀念丁松筠神父安息主懷二週年

By | 最新消息

在兩年前的4月,丁松筠神父剛進行完心臟手術,體內置放了五個支架。休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接受美國電影攝製組的邀約,擔任〈德日進紀錄片〉的顧問,遠赴內蒙古。

雖然不少光啟社同仁都擔心他的身體狀況,但是丁神父還是用他一貫的微笑,輕鬆地跟大家說別擔心,他不會有事的。就這樣,丁松筠神父帶著剛動完心臟手術的身體離開台灣前往對岸,參加〈德日進紀錄片〉的拍攝工作。

在這段期間他的弟弟丁松青神父,陸續收到哥哥兩封電子郵件,都提到了他必須長時間乘坐顛簸的車輛,才進入到沙漠之中。而且天氣相當惡劣,拍攝工作比想像中困難許多。不過,在信中丁神父說,他的感覺好多了,身體的恢復程度不錯。

當〈德日進紀錄片〉的拍攝工作結束後,丁松筠神父回到台北,當時正逢端午連假。傍晚時刻,他如往常一樣出去散步。當時還與光啟社警衛打招呼閒話家常,精神似乎很好。然而,在連假結束後的上班日早上,清潔阿姨發現丁神父臥倒床前,我們敬愛的丁神父就這樣離開我們了。

令人遺憾的是,翌日早上光啟社原本預訂舉辦丁松筠神父獲得中華民國公民身份的慶祝典禮,轉瞬間這個慶祝典禮變成了追思儀式。

回首丁松筠神父與台灣的緣分,時光回溯至半世紀前,他如同沙勿略、利瑪竇、郎世寧…那些他十分崇拜、甚至曾經扮演過的傳奇耶穌會士那樣。從遙遠的西方,來到神秘的東方,在陌生的環境中開啟神職使命的新頁。

1974年丁神父到光啟社任職,有一次他問鮑立德神父:「這個工作適不適合一個神父做?」當時鮑神父帶他到攝影棚聽到翁倩玉唱〈祈禱〉這首歌,他頓悟了〝轉換跑道一開始看不出意義,一直做下去肯定會帶來正面力量;凡事不應從「我」做狹隘思考〞。

於是,丁神父自此確立了在媒體崗位上實踐奉獻與服務的初衷,他將全世界都視為他的堂區,全人類都是他傳福音的對象,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是他的聖召,而不是他個人的選擇。

在幕前,丁神父是一位開朗、富有啟發性的公眾人物,我們可能因此忽略他在幕後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和事前鉅細靡遺的準備工作。雖然常會因為要克服種種困難而感到身心疲憊,但面對他覺得值得做的事,他從來沒有說過「不」。而且無論應允了什麼事,他總是要求自己做得完美。

晚年,光啟社的營運生存成為他最關心的課題。他努力推動光啟社的願景。他心中的目標,是成立光啟社專屬媒體平台,希望擦亮光啟社推廣福傳節目的品牌,並且持續為這個世界服務。無論他的努力成功與否,他依然堅持到最後一刻。

丁神父說過。「每一個人的生活,真的像是一個旅行,有時候不知道風會把你吹到哪裡去。我要用愛與關懷,溫暖每一位相遇的人」。

他也說,「從利瑪竇、湯若望、郎世寧、沙勿略,一直到最後和德日進神父的心靈會晤(拍攝紀錄片的過程),我亦隨著鏡頭踏行一趟前人的足跡,同時回望自己身為天主僕人的旅程」。  

2017年5月31日,他在奉獻畢生的這片土地上回歸主懷,他留給這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愛你們」。

丁松筠神父用他的一生,實踐他堅守的座右銘,就是依納爵所說的「Magies(拉丁文)」,跟英文”more”的含意很接近。意思是就是更多、更好的意思。

他用這樣的信念服務他人,向天主奉獻更多的服侍…,成就了他精彩的一生。

OH! MY GOD之微笑福爾摩沙

By | 最新消息

從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1年多的時間中,我們製作了39集(3季)的「OH !MY GOD!」節目,將天主教公益團體的善心與善念,透過具體的拍攝與播出計畫,發揚及傳播至台灣每個角落!讓台灣民眾認識天主教公益團體在台灣散播善念種子的成果。

在拍攝過程中,我們看見遍佈台灣各地的天主教公益團體奉獻心力,憑著熱情和毅力,用各種方式、各種媒介,去傳達愛、去服務弱勢,努力為這座島嶼上的人民謀求福祉,讓溫暖和希望充盈整個台灣。

光啟社成功運用「傳播媒體」的效益和價值,傳遞善念、影響他人,將天主慈愛台灣的心念顯揚於世界。這些效益超過了我們的想像,這樣的力量,也讓我們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於是,在2018年6月,我們再接再厲,再次製作新一季「OH !MY GOD」節目,透過傳播的力量,訴說天主教在台灣行愛,傳遞真善美價值觀的故事。

在新一季的節目中,我們將拍攝的方向,聚焦在來台灣生根多年的外籍傳教士身上。記錄這群來自海外的神父、修士、修女,用關懷社會弱勢的心,傳達愛與善念,努力推動台灣向前的故事。

他們為台灣傾盡所有,奉獻自己的一生。在他們心中,早已認定自己「正港ㄟ台灣人」。

我們將這個節目,命名為「微笑福爾摩沙」!總共拍攝了13個來自海外的神父、修士、修女,他們用一生的歲月,造福台灣的故事。

在他們的故事中,你將會看見這群來自海外的神父、修士、修女,是如何堅持對天主的信仰,努力傳遞天主的慈愛,彩繪台灣的天空。

經過一整年的外景攝製工作,本節目在棚內主持人串場內容錄製完畢後,已完成拍攝工作,將進入後製剪輯的階段。請各位教友靜心等待,本節目的完成與播出時間。

就讓我們揚起善念的風帆,以攝影機為筆,紀錄這群來自海外的神父、修士、修女,用愛與關懷耕耘台灣的故事,看見微笑的福爾摩沙。

走進那道光SENAN 開播囉!4/8-29

By | 最新消息

金崙天主堂

4/8 晚上22:30首播

在台東金崙部落中,有一座由排灣族人聯合設計的聖堂,教堂內外沒有侷限在傳統西方教堂的建築思維,從聖堂的外觀、到內部的雕刻、聖像和裝飾,都充滿了濃濃的排灣族建築風格,不僅是認識排灣族文化美學的最佳地點之一,更是許多觀光客朝聖的景點。

 

而這一切的改變,來自印尼籍蔡恩忠神父的構想。天主堂建物過於老舊,於是號召排灣族人開始重建。在排灣族工藝家的努力下,運用部落在地文化,成就了如此原汁原味,融合了排灣族文化的金崙天主堂。

 

請各位跟著我們的腳步,來到金崙天主堂,一起探索聖堂內充滿排灣族美學美感的工藝作品,從中感受排灣族文化與信仰融合的價值,體驗部落族人將自我文化轉化發揚的可能性。

 

探索砌石成金的神山天主堂

4/15(一) 22:30-23:00首播

4/17(三) 10:30-11:00重播

石板屋是魯凱族重要的文化象徵。在屏東霧台鄉的神山部落就有一座以石板砌成的聖堂─神山天主堂。因為這座聖堂的興建,帶動了霧台鄉建築物變成水泥建築的開始。之後的重建,更帶動了霧台鄉魯凱族族人重新使用石板做為建築的建材,成為魯凱族文化復興的開端。

 

魯凱族和台灣其他原住民一樣,接受了外來宗教的洗禮,然而在傳承傳統文化的使命之下,霧台鄉魯凱族人並沒有忘記自有的文化傳統,巧妙地在教堂的設計上,表現出傳統文化的特色。從心靈的寄託到藝術的展現,魯凱族人將信仰與文化,做了最完美的融合,神聖的聖堂開始透發特殊的美感,成為彰顯部落文化美學的重要據點。

 

請各位跟著我們的腳步,來到屏東霧台鄉的神山天主堂,看魯凱族人如何用祖先傳承的部落文化,打造屬於自己部落的聖堂,傳遞著關於部落、關於傳承、關於藝術與建築的動人故事。

探索富田天主堂聖堂建築美學

4/22(一) 22:30-23:00首播

4/24(三) 10:30-11:00重播

阿美族人充滿了藝術天分,往往可以將自然環境中,隨手可得的材料,製作成精美且充滿藝術美感的手工藝品。除了生活上的實用性之外,背後還蘊含深厚的文化意涵。

 

在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人,完整保存了阿美族傳統文化。他們將部落圖騰、木雕、及生活傳統物品,融入教堂的內裝與陳設之中,成就了歐式教堂建築外表和阿美族文化特色融合的富田天主堂。

 

在富田天主堂中,可以見到融合天主教七件聖事和阿美族頭冠意象的彩繪玻璃;運用阿美族傳統木臼形式建造的奉獻箱;用木頭製成的屋頂橫梁和繪滿部落圖騰的木雕支柱;以及阿美族穀倉形式設計的聖體龕,和訴說著阿美族日常生活故事的壁畫…。營造出充滿阿美族文化風格的空間氛圍。向世人宣示,這是一座屬於阿美族族人的聖堂。

 

在太巴塱部落,我們看見阿美族人將自身的部落文化,融合在聖堂的重建之中,展現了對天主信仰的虔敬。原來部落文化和西方信仰的融合,可以如此的契合,如此的不衝突。

 

請各位跟著我們的腳步,來到花蓮太巴塱部落,認識富田天主堂,看見映照眼眸的那照光!

光啟60 追求真善美 飛躍一甲子

By | 最新消息

2018/12/01(六)

14:30-16:00 感恩茶會  17:00-18:00 奉獻彌撒

地點:古亭耶穌聖心堂

(台北市中正區辛亥路一段22號/捷運台電大樓1號出口)

聯絡電話:02-27712136#200 蔡小姐 #0總機

 

合辦單位:耕莘文教院

〈信仰之旅〉

By | 最新消息

傾慕天主之道,並跟隨、學習。每個人接觸信仰的歷程都不盡相同,每段歷程,都是一個生命故事。

光啓社與天主教之聲共同製作天主教影音福傳節目〈信仰之旅〉,陪伴教友們能更進一步地親近天主,讓這項影音輔助教材成為慕道路上的陪伴者之一,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並加入天主教的大家庭。

丁松筠神父逝世週年音樂追思及紀念彌撒

By | 最新消息

永遠令人懷念的 丁松筠神父!

請跟我來 愛在那裡永不消逝

對我而言,Jerry是一位守護天使,當生活變得艱難或幾乎無法忍受時,他總會在我身邊給予支持。在我生命的最初,他就在那裡,然後我們一起長大;接著他成為耶穌會士、來到台灣傳教,我亦步亦趨地跟著他的腳步;雖然他離開了,但對我而言,他仍是精神上的引導,讓我得以依恃跟隨。他的愛永遠留在我的心裡,也留在許多認識他和愛他的人心中。有人說愛人不如被愛來的幸福,我的哥哥確實經歷如此;他熱愛每個人,沒有任何界限,而周圍的人也還之以愛,不論海內外,都有許多人認識且熱愛著他。

在Jerry逝世一周年之際,我腦海中不禁湧現這些難忘的回憶:修道院的同窗歲月、在台灣工作和學習的日子…如果能再有機會,聆聽Jerry對未來願景的描繪、期待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熱忱,該有多好!我真心為他感到驕傲。

親愛的Jerry,安息吧!自穹蒼俯瞰你所愛的地球和台灣,想必視野壯觀,你在天堂的演奏一定會讓天使們欣喜。而還在這個世間的我們,會繼續跟隨你的腳步,努力實現你的願景與希望,我們期待著--在山的另一邊相見,愛在那裡,永不消逝。

文/丁松青 譯/馮益峰

「利瑪竇傳」與江蘇衛視簽約

By | 最新消息

繼「郎世寧」紀錄片2015年在江蘇衛視台、中央電視台播出之後,光啟社再度與江蘇衛視總台合作拍攝「利瑪竇」(Matteo Ricci紀錄片。

    2018416日上午,由江蘇衛視所屬南京電影製片廠與光啟社在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集團)大廈內舉行紀錄片「利瑪竇」簽約儀式。

    本次簽約儀式由江蘇廣電總台蔣小平副台長主持,並由拍攝單位南京電影製片廠郭曉偉廠長與委託代表光啟社黑幼龍董事長進行簽約。

    當天參與簽約儀式的來賓包括: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宣傳管理部主任茆曉明、江蘇蘇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曉偉、南京電影製片廠書記徐震洲、江蘇蘇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凌亞濤、江蘇蘇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藝術總監于平。

    雙方議定以一年拍片期限完成「利瑪竇傳」,期間將遠赴利瑪竇的出生地義大利馬切拉塔城(現屬義大利馬爾凱大區)進行拍攝。而在中國大陸地區,預計前往澳門、南京、北京等地拍攝。其中,由南京博物館所典藏的「坤輿萬國全圖」,也將呈現在影片當中。「坤輿萬國全圖」係1602年(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利瑪竇前往北京晉見明神宗時所進呈的貢品。這是由六幅高168cm、寬62cm的條幅組合而成的一張完整世界地圖,也是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中文地圖。「利瑪竇傳」預計在2019331日完成拍攝。